一壶汉方
大家好,这里是一壶汉方,说到“气血”,大家一定都不陌生。现在的电视节目也好,保健养生的图书也好,常常都会提到“养气血”。《黄帝内经》中记载:“人之所有者,血与气。”气血就是生命的根本,其他的东西全部是需要围绕着这个气与血的根本而进行运行的。
气血程度
中医上认为,一个人健康的标准就是气血充足。观面色可以充分地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程度。
脸色苍白:一般认为是气血亏虚、失血,呼吸系统出现问题时脸色就会发白;长期病重体弱、大出血、慢性肾炎也会导致脸色发虚;有贫血或是严重贫血,会因为体内的血色素不足导致面色出现白色或是暗黄。
脸色潮红:中医学一般将其规为热症。血得热则行,脉络充沛,血流的速度加快则皮肤呈现红色。血压较高的人一般都会呈现出红色的面容;结核病患者总是处于低热的状态,脸部、颧部也会泛红。
脸色发黄:中医学认为,只有体内湿热严重才会导致脸色发黄,黄色晦暗一般都因为寒湿;面色萎黄,一般是因为心脾虚弱、血气不足。
脸色发乌:一般由于血瘀或是肾病引起,常为重病。此外,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如砷剂、抗癌药等,也会让面部在不同程度上有发乌的症状。
脸色发青:大多为气血不通、经络运行受阻所导致。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肝病导致血液中的废物增加,也会让面色变成青紫色。
从面色的程度和湿润度来讲,健康的皮肤皮脂可以正常的分泌汗液和油脂,皮肤会保持柔软的状态,气候因素。
面色症状
建议那些面色不佳的人士,在没有具体的病症出来以前,最好的方法就是食补。
面色发白的人可以补充一些肉类产品,比如鸡鸭鹅类的品种,必要的话,食用一些桂圆、红枣等补血益气的滋补水果。
面色潮红的人最好不要吃有刺激性的食物,避免面部冷热刺激。
体质寒症的患者最好,多吃些牛羊肉、生姜,达到可以驱寒的目的,促进新陈代谢。对于营养不良引起的面黄肌瘦,就要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
面色发黑的肾病患者就应该吃一些补肾食品,如木耳、银耳、山药、黑豆、黑芝麻等。
食谱推荐:
以下是今天为大家提供的营养食谱:
党参炖墨鱼
【原料】:墨鱼250克,党参10克,香菇(鲜)30克,料酒10克,姜10克,大葱10克,盐3克,味精2克。
【制法】:将党参洗净后切成4厘米的段,墨鱼洗净后切成丝,香菇切成丝。将墨鱼丝、香菇丝、党参段、料酒、姜片、葱段、盐一同放入炖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炖30分钟,再加入味精搅匀即成。
【功效】:补气健脾、养血。
【性味】:党参: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羊肉炖当归
【原料】:羊肉500克,当归10克,熟地10克,干姜10克,黄酒2匙,酱油、盐各少许。
【制法】:先将当归、熟地、干姜水煎两次,去渣合汁,加放羊肉(洗净切块)、黄酒匙,酱油、盐少许,小火煨2~3小时,至羊肉熟烂即可。
【功效】:益气补虚、温中暖下。
【性味】: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温经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
当归:味甘、辛、温。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熟地:甘,微温。归肝、肾经。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羊肉:味甘、温、无毒。入脾、肾。补体虚,祛寒冷,温补气血;益肾气,补形衰,开胃健力;补益产妇,通乳治带,助元阳,益精血。《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黄芪鸡汁粥
【材料】:1000~1500克的母鸡1只,黄芪15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母鸡剖洗干净浓煎取汁,将黄芪煎汁,两汁合一起,加入大米煮粥。
【功效】:益气血、填精髓,适于体虚、气血双亏、营养不良的贫血患者。
【性味】:黄芪: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