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养生保健企业纷纷主动放弃经营多年的事业,其中不乏经营十几年以上的老牌直业,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一部电影《127小时》,该电影讲的是男主困在荒野127小时,为自救断臂割骨,最终荣获新生。如今,这种“断臂自救”的方式出现在了养生保健行业。那么,为何如今会放弃经营多年的事业呢?
今年年初,一场疫情从武汉市爆发,抗击新冠病毒成为全民关注目标,疫情的各种动态信息成为牵动着人们的心。如果说餐饮、娱乐等线下行业因疫情而备受损失,那么养生保健行业可谓是雪上加霜。今年1月,多地省市县市场监管部门陆续发布,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内蒙古、四川成都、贵州、辽宁、广西南宁、福建泉州、青海甘肃、黑龙江、湖南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发文禁止养生保健企业相关的人员借疫情炒作。
而自“百日行动”之后,“去会销化、去直销化”从叫喊变为现实,合法的养生保健营销终于难敌质疑而急转直下,企业从去年开始布局线上,各种会议取消,新零售与社交电商成为当下养生保健行业普遍侧重的市场战略。
养生保健行业将放弃原来的营销模式换道新零售,事实上,传统营销模式已然拉下历史的帷幕,面对疫情的现实原因以及当下高压的行业政策,相关法规不完善等客观条件,转型电商势在必行。实际上有很多公司已经搭建了较为完善的电商平台。
由于养生保健行业一直在带有“紧箍咒”的情况下运作,无论从销售的产品与地域以及分配制度上都受到法规约束以及行政监管,因此,近几年行业整体业绩基一直处于下滑。但是,微商自从诞生开始发展就势不可挡,据非官方统计,2016年微商营业额达5000亿元。
时下疫情突发,居家办公以及线上卖货成为诸多歇业人员的常态,此时诸多微商显得跃跃欲试,“无所不能”的微商热卖上了口罩、额温枪、消毒液等防护疫情的产品,与此同时,各种直播、短视频软件成为疫情之下消遣娱乐的社交工具,特别是“网红直播带货”在疫情期间彰显出比微商与直销更具有爆发力的营销方式。
看到微商的崛起与直播带货的热潮,诸多养生保健企业高层身先士卒开始尝试这种打造“个人IP”的新方式。
疫情之下的直销行业积极转型,尽管当前国内养生保健行业的形势仍不明朗,但不难发现,诸多从业者对未来发展仍有信心。
“变则通,不变则壅;变则兴,不变则衰;变则生,不变则亡。”传统养生保健行业的营销模式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备受质疑,事实证明,宣传‘一夜暴富’与拉人头就能赚钱的会销方式并不能长久发展,尽管传养生保健行业消费群体仍是中老年人,但80/90后消费群体占比不高,尽管2015年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但是并没有看到特别突出的企业范本,甚至提到‘年轻化’时,多数企业都仅仅是战略层次,并没有具体落地。
当下,转型与大健康未来的发展形势,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疫情期间,提高免疫力的诸多产品通过社交工具销售比较乐观;疫情之后,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会持续加强,特别是中医药‘治未病’的理念以及产品的研发。
此外,社交财经注意到,作为服务于养生保健行业的媒体人也纷纷转变传统平面文字方式传播,借用当下诸多直播间,定期开播讲解行业形势以及出谋划策共度行业难关。
当下疫情期间,养生保健企业与行业媒体纷纷求变转思路,看似无奈之举,实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学习过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世间没有可以一劳永逸的方式,唯有学习创新才能共渡难关,最终改造出更新更好的业态。